2006/11/28

USB 外接顯示卡

我一直為了小燕子的顯示卡等級太低而煩惱,它只有16MB的記憶體。

在尋覓了一段時間和上PTT的Notebook版逛逛之後發現有種好物,可能可以滿足我的慾望:
USB外接式顯示卡。只不過,在這份簡介上的顯示卡只有2MB記憶體,運作時脈也只有166MHz罷了。算來算去,只能用在多螢幕輸出,不能全然替代小燕子內建的顯示卡功能。

不過,有2MB/166MHz就可能會有更高級的傢伙。或許我還能再期待個幾年?

然而,如果有辦法DIY重新裝筆電內建的顯示卡,我會想要自已弄。

2006/11/27

Xfce 英文環境下的行列輸入

Xubuntu 預設桌面的設定比 SuSE/KDE 還麻煩。不過,自已動手的成就感還挺讓人享受就是了。

我習慣使用行列輸入法輸入中文,而英文鍵盤則是用 Dvorak 的排列。在 XP 下的中文輸入和鍵盤設定很簡單,只要在地區語言選項中選好所需要的並移除不要的那些設定就行了。而在 SuSE/KDE 下,只要打開了 SCIM 的設定設置完就行了,不管是中文環境或英文環境,Dvorak 加上 Array30 的組合對我來說都是完美的。

不過,在 Xubuntu 下,我就只得上網找答案。Google 了之後,沒多少有用/簡單的資訊。我還是上了批踢踢論譠 Linux 版問了之後,有人回應說加裝 Array30 的設定檔就行了。於是我就興沖沖地上網下載了 xcin_dvorak.tar.bz2 。可是,要在哪兒打開呢?

我不曉得下載之後要怎麼辦,只知道這東西要解壓縮。可是,解壓縮後的位置呢?是隨便放都行,還是放在特別位置上?我真的不曉得。不過,我是將東西放在 /usr/local/bin 下解壓縮。最後重新登入到英文環境就能使用了。真幸福!

附上一些資訊:
Ubuntu 的英文環境下使用 Dvorak (英打)/行列 (中打) 輸入
在安裝系統時便可以選擇使用 Dvorak。而在進入桌面環境後,將從網路上下載的 xcin_dvorak.tar.xz2 解開。我自已是放到 /usr/local/bin 下。然後在終端機下輸入

im-switch -v -z en_GB -s scim

這是讓英文環境下以 scim 為預設輸入法,而且可以切換成中文打字。在安裝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幾個什麼缺乏套件的問題,那看情況安裝解決就行了。

2006/11/17

Linux on VAIO _ VAIO的調校 續3

這一次是要貼上今天的小發現:

在灌上 Xunbutu (Edgy) 後,調整小燕子的狀態似乎變得很容易。因為我不需要去調整電腦中其他的文件內容也可以達到我的目的。

好了,廢話不多說。今天 Lab Meeting 之後,我留在會議室裏想要測試一下灌上 Xubuntu 後,投影機 (Toshiba TDP-D1 Projector) 是否可以和小燕子正常運作。結果,我從開機前就已經先將線都接上去也不行。投影出來的解析度是 800×600,這不是我想要的。在 Windows XP 下,投影機是可以顯示 1400×1050 的解析度的。因此,我嘗試著要從網路上得到答案。

在找到答案前,我突然按到「Fn + F5」,所顯示的效果是螢幕整個調暗一個度量。前幾篇文章中,我曾提過 Linux 本身有設計筆電 LCD 的亮度就已經預設成八個度量。而使用「Fn + F5」或「Fn + F6」時,可以分別調高或調降螢幕亮度一個度量。這樣一來,我就不需要打開終端機然後下指令調亮度,只要用快速鍵便成了。

同樣地,我同時還試了調整音量是否也有類似的預設快速鍵。幸運的是「Fn + F4」或「Fn + F3」是可以調高或調低一個百分點的音量。

之前的問題可以說是解決了。現在的問題是投影機解析度。或許幾天後就會有答案了。

2006/11/13

IMB 二十週年慶


Joan A. Steitz 是老大在國外當 Postdoc 時老大。說起來,她是我們的師祖,而實驗室裡平時也是如此稱呼她的。當然,老大除外。

師祖是 Francis Crick 的學生之一。Crick就是 1953 年時在自然 (Nature) 期刊上發表 DNA 雙螺旋中的其中一位。

若非這一回分生所成立二十週年慶,我們或許還見不到她老人家的盧山真面目呢。事實上,這是師祖第二度來到台灣。而第一次就如同這一回一樣是和師祖的先生 (同在哈佛大學任教) 同來。這一次是參加分生所所慶,而上一次來則是二十年前,是在分生所創所時。

沒 真見到這些人,我還感受不到所謂外國大頭們對於研究的熱忱是達到了什麼樣的地步。分生所所慶第二天中午,老大便帶著師祖和實驗室一同吃午餐,順便聽聽實驗 室在進行些什麼樣的研究,也請師祖給些建議,交流一下想法。不過,大部分時間裡 (說老實話,時間很緊迫) ,師祖都是說 「菲力應特里斯亭」「那廝甲伯」「古德」等等的話。或許只是客套吧,不過,能得些讚許也是不錯的。

師祖人年紀雖大了,不過,顯然腦筋比我還好使。很多在報告當天我沒注意到的細節,她都問出來了。真是令人汗顏!而且,那些報告的內容都是在實驗室會議時就曾經報告過的。

另外,我們總覺得老大有些部分和師祖很像,例如小動作和穿著個味等等的。或許,她們是一類人也說不定。

Linux on VAIO _ VAIO的調校 續2

想到 KDE 和 Gnome 等大型桌面環境實在是太耗費資源了。我的小燕子只是 Pentium M 1.5 GHz, 1024 MB DDR-SDRAM,而且顯示卡還是小氣八啦的 ATI mobility readon 16MB 而已。想想灌上 SuSE 的 KDE 實在沒什麼必要。於是乎我再度重灌 Linux 系統。這一回兒是用 Xubuntu 6.10版。比灌 Windows XP 還方便。一些 必要的文書處理和音樂軟體都有。而且可以動手將預設的畫面和設定改成自已還要的樣子。

螢幕亮度的問題也不用我再上網尋找 sonypi 和 spicctrl 等程式。我灌的 Linux 中似乎就已經包含有我需要的傢伙們。

而這設定也很簡單。就如前一篇的指令一樣。不過,要先轉換到 superuser的環境下才能使用。指今是:

echo "N" > /proc/acpi/sony/brightness

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設定從實驗室裡上網。之前灌 Xubuntu 是在外面租的房子以 DHCP 自動選取。而 Xubuntu 是 Debian 延伸來的,設定上和我以前用過的 Linux Distribution 不同。看來還得再從 XP 上網查查才行。另外就是考慮是否要找找 Linux 上的防毒和防木馬等網路安全軟體了。

2006/11/09

Linux on VAIO _ VAIO的調校 續1

前面所說的調整 VAIO 在 Linux 上的螢幕亮度,在試著重開機後再次打上指令卻完全沒用。我也試著重把 sonypid 和 spicctrl 這兩個程式的資料夾移到 /usr/local 底下再次編譯,它依然故我似地說打不到就是找不到。

還好在第一次設定時已經先成功地將螢幕亮度調低,不然我會嘔死的。後來,我不死心,再次到網路上找方法。找到的還是原先的網站,「Sony Programmable I/O Control Device Driver」(Stelian's Webpage)。它裡頭有用到以下的指令:

echo "N" > /proc/acpi/sony/brightness

上面的指令是用來調整螢幕亮度的。「N」是數字,從最暗的「1」 到最亮的「8」都能用。不過,我記得在 Windows 下,我的 PCG-Z1RTP 總共可以調九階,我也用過將數字填上「9」,結果不行。後來,我試著用小數點,例如「1.5」和我現 在用的「6.6」等等都是可行的。

cat /proc/acpi/sony/brightness

而這一個則是讓自已知道目前亮度設定值的。

嗯,看來之前的問題算是解決了。至少我可以自由地調整亮度了。只是,之前灌的東西怎麼辦?

2006/11/03

Linux on VAIO _ VAIO的調校

我在小燕子上除了 Windows XP 之外,還灌有 Linux 系統。以前使用過 Mandrake 2005(Mandriva的前身)、Fedora Core 4/5 和另外一個我忘了名字的 Linux distro。然而,我的感想是,在圖型介面下想操作得很方便,又不想動手動太多,那 SuSE 是個不錯的選擇。最近還聽說了 Ubuntu,聽說它對桌面應用的支援很不錯。不過,我目前是 SuSE 迷,尚未有跳槽的打算。

扯了這麼多,在這兒要講的是 Linux 系統在使用上還不錯,只是,許多小問題都得自已找答案來解決,而答案並不都在同一個地方。例如,在 XP 下調 LCD 亮度和聲音大小,只要按「Fn + F5/F4」就行。然而,Sony 公司並未有支援使用者使用 Linux 時的解決方案。我上網查了一下相關的解決方法,目前最讓我著急的是 LCD 的問題。在 Windows 下,我是把 LCD 亮度調低成中上層度。這樣一來可以延長螢幕的壽命,也能在使用電池時降低電池的耗用。

在 Google 的協助下,我找到了 sonypid 和 spicctrl 這兩種 C 語言寫的天書,我看不懂!不過,網路上有灌程式的解說。我就依樣晝葫蘆。

首先到網路上下載 sonypid-1.9.1.tar.bz2 (1.9.1 是我目前使用的版本,當然有更高的應該/可能/大概/也許會更好) 和 spicctrl-1.9.tar.bz2 (我用的是版本號 1.9)。在解壓縮和用 make, make install 灌上了之後,不必重開機。直接在 Terminal 下指令調整 LCD 亮度即可。指令是

spicctrl -b N

N 指的是輸人 0~255 之間的任意自然數,0 是最暗 (相當於 Windows 下的 Level 1),而 255 是最亮 (相當於 Windows 下的 Level 9)。我習慣在 Windows 下調成 Level 7。而在 SuSE 下我則是下「spicctrl -b 150」的指令調低亮度。

在使用這指令之前,我都是將 Monitor Display 中調整 Gamma 中的值,調到 0.8 是我以前的用法。

天幸有 sonypid/spicctrl 解救我們這些被 Sony 遺忘的 Linux 使用者。

其他像聲音大小的調整,我覺得沒差。只不過,P1/P2 鍵功能調控這一項,目前似乎仍然無解。而其他 Fn 鍵的使用,目前我不急。

2006/11/02

Linux on VAIO--安裝StarDict--星際譯王

比起在 Windows XP 裡安裝 StarDict (星際譯王),OpenSuSE 底下則是容易得多。

原先,我這個重度圖型介面使用者還很害怕無法順利在 Linux 下安裝譯王。的確,在我下載 rpm 檔後,直接用滑鼠點它,它顯示檔案不存在等等的 Error 訊息。直接點選 rpm,然後依指示安裝軟體的經驗我有,在安裝 Opera 時就是很簡單,一路上都是圖型介面的指示。只要記得 root 的密碼便行了。可沒想到在 SuSE 中,安裝 rpm 格式的 StarDict 並不是這麼直觀 (對我來說啦)。

問了 Google,它上面顯示的是使用 apt-get 一類非 SuSE 系統的 Linux 發行套件的指令用法。後來才想到回到 Terminal Program 用 rpm 指令安裝。是的,在下載了我要的主程式 (目前是stardict-2.4.8-1.i386.rpm) 和 字典檔 (也是以 rpm「封裝」)後,以「rpm -ivh stardict-*.rpm」等指令下去,嗯,非常快。不到三十秒鐘便結束了。

Application program 是放在 Utilities/More Programs 下,應該是系統預設的位置吧。於是,我把它加到桌面上的 Main toolbar 上。要用的時候,點一下就行了。

真核生物分類

今天在看一篇 paper (Nature, 2006, 443: 863-866) 時,發現到上頭有很多我不認識的分類群。或許大一時曾學過,但是,問題是沒用到的話真會記不住。因此,我便上網查了一下,並抄了一部分資料下來。

新的真核生物分類:
新分類法將幾年前的真核生物分類由四大類重新歸劃成六大類。分別是 OpisthokontaAmoebozaExcavataRhizariaChromalveolata

Opisthokoonta: 動物、真菌、領鞭蟲 (choanoflagellates) 和 Mesomycetozoa;
Amoebozoa: 大部分傳統的阿米巴原蟲、黏菌、testate amoebae、一些 amoebo-flagellates 和幾個沒有粒線體的蟲;
Excavata: Oxymonads、parabasalids、雙滴蟲類、jakobids 和其他幾個異養鞭毛蟲屬以及 Euglenozoa 和 Heterolobosea;
Rhizaria: 有孔蟲類、大多數放線蟲和具有 filose pseudopodia 的 Cercozoa;
Archaeplastida: 包括 Glaucophyta、紅藻、綠藻和植物界;
Chromalveolata: Alveolata、cryptophytes、haptophytes 和 stramenopiles。

寫下了以後,不必再擔心資料要上哪兒找,也不用麻煩 Google 老大了。

2006/10/21

StarDict —星際譯王

StarDict (中文譯名為星際譯王) 是一套 PC 版本的電子字典。就和知名的譯點通 (Dr. Eye這是要錢的) 一樣,提供的是即時查詢和單字翻譯功能。不過,它是免費的。

我試了一下,StarDict 似乎並未提供文章翻譯功能。它只是比較單純、反應快速、佔用電腦資源極少的一種單機版電子字典。我並不需要文章翻譯功能,也不想花大錢買 Dr.Eye。因此,便找上了這一個也應該是華人製的電子字典。

StarDict 的介面非常清爽。而字組可以從 StarDict 的字典區下載,應該足夠一般人使用。
網友 花栗鼠無聊人Nelson 的網站上有簡單的軟體安裝介紹,使用心得和簡介,大家可以按圖索驥並安裝起來。

總之,我覺得還不錯。手指不必離開鍵盤拿出字典來翻查,也不用上 Yahoo 的網站搜尋譯詞。

除了這個之外,原作者 (?) 似乎還做出了網頁版本 (AJAX) 的 StarDict。介面弄得很像是 Google 的首頁。很有原單機程式和 Google 清爽的風格。有興趣的不妨上去看看。

2006/10/18

「折」學式談話

今天,實驗室中因為最近「屏風」的表演而興起一些哲學式的對談和討論。也因為倒扁風潮而湧起一些「時話」(對應時事的對話)。

瑞旻忽然想到一個腦筋急轉彎的中心主題,正在找人試驗效果並嘗試加強笑果。他的主題是丫扁最不可能參加的舞台表演形式是相聲,而觀眾卻最想要他講出謝幕的最後一句話——「丫扁、某某某,下台一鞠躬。」

就在測試階段時,學弟看我們一堆人聚在一塊兒不曉得在幹什麼,忙湊上。待聽得明白後突然拋出了一句「男人就像洋蔥一樣」的話出來,要我們猜這句話的意涵。這是他從觀看劇團表演的收獲之一。
看樣子,他是受不了了一群人在一旁耍冷兼取暖。

有個傢伙,在死拗活賴的功夫下向聽過相聲表演的學妹問出了洋蔥男人的意涵 (大約是指『男人有很多表象,卻少了真心』的意思)。在回到了坐位上後興沖沖地跑向眾人處說道:「在 Luc Besson 拍攝 Taxi 某一集有耶誕老人的最後一段中,女主角對男主角說『男人永遠不缺乏熱情,但缺乏行動。』」眾人無語 (因為不曉得要怎麼回應)。

唉!這是在幹什麼呀?裝什麼一秒鐘哲學家,把場面都搞冷了。還真不愧是「折」學家,折了學問的專家。

那傢伙是我。

2006/09/23

停電<----失火


中研院似乎每隔一陣子就忍不住會搞出社會新聞來。
今天是院區某處起火。而實驗室停似乎是因為這把火。聽說火是從院內的參訪覺人的宿舍區傳出的。

沒電-->沒空調、冰箱沒電、人也沒電。

老大來了一陣就走了。可能是因為她老人家很多東西都放在電腦裡。要看要整理都不行!

沒勁兒!

我對平版電腦的期待

平版電腦的主要功能是能在螢幕上輸入資料。

它是筆記型電腦的一種。因此,一般筆記型電腦的特徵它同樣也擁有。例如電池續航力、重量、大小、抗震度、與其他 3C 產品的相容性,當然還有另一個決定性因素:價格。

我對平版電腦的價格基本上沒多大挑剔。我連小燕子都買下手了,對價格還會有什麼不滿?當然,只有我覺得有那種價格時,才能打動我打開荷包。
然而,我希望中的平版電腦必須擁有以下特性:作業系統要和一般筆電一樣的基本功能 (意思是希望它能維持住筆記型電腦的基本特性,不然我會認為它貴得沒道理)、螢幕解析度要比一般筆電強、觸控筆的敏感度要和作畫者持筆時所感受到的差不多、CPU/GPU/RAM 要夠強 (否則還不如使用一般筆電算了;繪畫對於硬體的規格要求可是很高的)、軟體必須支援我能在文件上任意在任一處用觸控筆塗抹和用鍵盤加文字。

如果我會買平版電腦,那一定是在我認為它除了可以讓我完全取代一般紙筆式筆記本之外 (當然,它使用上必須要和使用紙筆一樣方便),還得能讓我叫出舊資料修改並儲存。

現在的平版式電腦不考慮價錢、不考慮硬體有多麼不到位、不管螢慕解析度是否只和一般筆記型電腦一樣,沒一個能讓人有和使用紙筆一樣方便隨意的感覺!
既然不如紙筆,那買它做啥?一般筆電加上觸控裝置和軟體不也是能有一樣的效果嗎?

所以,我在等自已心目中的平版電腦出現後才會動手。

2006/09/19

防毒軟體--是太笨還是陰謀?

今天,我在"小燕子"設定的掃毒時間一到,卡車司機就開始進行掃蕩。一如以往的諾頓,在掃毒時,"小燕子"就開始哀嚎而猛吹風扇。掃毒過程是從C:\一直掃到第四個磁碟分區,似乎沒打算落下任何一個檔案。

可是,它幹嘛要從開天闢地到現在,每次掃瞄時都得從第一個檔案開始掃?我從宇宙生成後到現在從沒動過的檔案也得一次次地掃了再掃是什麼意思?是說防毒軟體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還是它根本是防毒軟體公司掩人耳目的策略?因為所有防毒軟體都有這種設計上的「瑕疵」,或是故意設計成一副絕不放過任何可能中毒檔案的假象 (包括沒動過那些)。這其實是很沒效率的行為。

而且,我認為這根本是一種白痴設計!沒變動過的檔案為什麼還要掃?要掃瞄也應該是掃那些有動過的檔。不管它是怎麼被動到的。我相信沒有人能每週都把所有電腦裡大大小小的檔案拿起來看過一遍,或是用滑鼠點了一兩下。電腦裡頭,只要有動過的檔案都能在事後找到記錄的不是嗎?難道就不能依據這個特性設計一個比較人性化的,工作比較有效率點兒的防毒軟體?要我說啊,每次都作同樣沒腦筋又純粹是耗費資源的事,連佛都會有火。

自評:每次聽到"小燕子"很努力地在那兒焦熄她內部的狂熱,我都覺得心疼!

2006/09/14

設定其他網頁瀏覽器的 RamDisk 暫存區

除了 M$ 的 IE 之外,我最常使用 MozillaFirefox 或用 Opera。同樣地,它們的 Cache Directories (暫存資料夾) 也需要手動設定成 R:\TEMP\
以下是Firefox的設定:


步驟一:
先在網址列打上「about:config」(沒有空隔!),然後會出現一個設定環境變數的畫面。
步驟二:
在「filter」的空白欄打上「cache」。它會篩選名稱中含有 cache 的任何設定。
步驟三:
看看有沒有名稱是「browser.cache.disk_parent_directory」的東西。如果沒有,請在畫面空白處按下滑鼠右鍵,在出現的對話框中打上「browser.cache.disk_parent_directory」這是設定的名稱。而種類要選「字串 (String)」。這時會再現另一個對話框,而這一回要打上的字是「R:\TEMP\」,這是設定的「值 (value)」。
同時,「browser.cache.disk.capacity」的值可以改成「0 (零)」。然而聽說這一個值的設定會在某些網站的登入中發生錯誤,例如奇摩拍賣。我是沒碰過,也不搞Y拍,所以目前為止沒遇到問題。自已再看看吧!如果真有問題發生了,那就請將設定改回來吧。
最後,重新啟動 Firefox 即可。


接下來則是我在 Opera 上的設定,基本上和設定 Firefox 差不多。


在網址列上打「about:config」或「opera:config」都行。然後會出現偏好設定 (Preferences Editor):

同樣在「Show all」的空白欄打上「cache」,讓它出現含"cache"字樣的任何設定。然後將「Cache Directory」和「Operator Cache Directory4」的值都改成「R:\TEMP\」。
別忘了要按下確認鍵喔!

最後,一樣重新啟動 Opera 即可。

設定 IE 暫存使用 RamDisk

在我們將系統設定以 RamDisk 為暫存檔存取的資料夾後,接下來就是設定一些不會自動將暫存資料夾一起和系統變更的程式資料暫存區。底下為 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 (IE) 的相關設定。由於我灌了 IE7,所以你們看到的會和目前主流的 IE6 稍微不同。不過,步驟都一樣。
首先,先在工具欄 (Toolbar) 上選擇 「工具 (Tools)」底下的「網際網路選項 (Internet Options)」。


接下來應該會出現下圖。在「一般 (General)」中的「瀏覽記錄 (Browsing History)」中按下「設定 (Settings)」。


在出現的對話框當中點選「移動資料夾 (Move folder)」。再從另外跳出來的移動資料夾對話框中選擇「R:\TEMP\」(記住,要選R:\TEMP\而不是R:\),最後按下確認鍵即可。

對了,如果常用 IE 看圖或影片,則暫存空間的大小可以不必變動。否則,設成16MB都行。

2006/09/13

RamDisk

我的"小燕子"是 VAIO 的 Z1 系列:PCG-Z1RTP。它是在 2003 年購入的公司貨機種。

CPU 是 1.5 GHz,RAM 被我加大到 1GB,而硬碟剛置換成 Hitachi 的 7K60 (8MB buffered)。而我在歷經了一陣子的外貌取向之後,現在是改走效能路線。除了將 Windows XP 的介面弄到最樸素之外,也因為平常 RAM 幾乎很少會操用到 (了不起會使用到 300MB),因此,在某次「電腦王」還是「Download」雜誌的介紹下,便開始使用起 RamDisk 來加速電腦。

網路上有些人在討論 RamDisk,並且推荐 RamDisk的 驅動軟體。例如在奧米加空間無聊人的無聊故事中所介紹的設定法和所介紹的免費軟體,Gavotte RamDisk

我是在參考了很多說法和試誤的情況下進行以下設定:
(如果你也想玩 RamDisk,我建議 RAM 最好有 1GB 以上。)

安裝RamDisk圖
先下載並解開 RamDisk 檔案的壓縮,再依上圖的數字依序設定。1. 是先安裝軟體;2. 是設定RAM 要以多大切給 RimDisk 當硬碟使用;3. 是 RimDisk 的磁碟代號,一般建議是按預設的以「R:」為代號不去更動;4. 選擇以「固定媒體」為硬碟的設定模式。最後,在按下 Apply 鍵後按OK。有些電腦可能會要求要重新開機。重開機即可。


接下來在「我的電腦」按下右鍵,點選「內容」進入「系統內容」對話框。在對話框中點選「進階」,底下有個「環境變數」的按鈕,按下去。然後會出現如下圖的另一個對話框「環境變數」:


將「使用者變數」和「系統變數」中「TEMP」和「TMP」的值 (總共四個) 都改成「R:\TEMP」,然後按下 確認鍵。如果系統她要求重開機,那就順著它的意思吧。


而從我的電腦中看內容,就會出現 RamDisk。事實上,這在灌完 RamDisk 並設定完後就會出現了。並不需要在電腦裡設定變數才能看得到。

至此,電腦一般會以 R:\TEMP 為暫存檔的資料夾。因為 RAM 的速度比硬碟快很多,因此,系統在處理暫存資料的時後會比沒有設定 RamDisk 還要快。

事後諸葛:或許我應該要在設定RamDisk之後才灌Office。

Rotation Student

這是前年暑假,實驗室在貝里尼聚餐時的合照。那時正是兵馬荒亂時,新生剛進來,舊人將淡出。

我們家現在的成員共有博士後研究學者一名,博士班學生八名,碩士級助理一名,rotation students 三加一名。再加上老師就一共有十五個人。
這其中,有兩位博班學生同時是國防役助理,有一位剛從碩士畢業又考上博士班;有三位台大學生,有四位國防學生,還有一位清大學生。
Rotation students 當中,有兩位是國防學生,另外兩位是國際研究生學程的外國人。
我們實驗室裡的外國人中,有兩位來自印度不同地方,另一位是伊拉克人。
「伊拉克人耶!」
我們現在有些戰戰兢兢,怕會刺傷了伊拉克「小回回」(李熬對新疆回族人的膩稱,我用來通稱回教世界的人) 的心。不過,她可能只會待在我們實驗室一陣子,因為她還是新生,非常有可能會再到處看看。而且,我們實驗室已經有八位學生,而且都是博士班!
還有,伊拉克學生 (我還不曉得她名字,聽說她和她先生都是醫生。) 似乎沒有分生方面的背景,一些實驗原理也不懂。不過,老師說她很積極。

2006/08/12

多重開機系統----在重灌XP後重灌Grub

我在電腦中同時灌有 Windows XP openSuSE 10.1

日前才將 Windows XP 重灌。可是,在我重開機後卻發現原有的開機管理程序 Grub 不見了。 而我是個重度圖形介面使用者。

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得找論壇裡的解決方法。其中有一項說明是以Linux開機片進入 rescuce system 後以 root 身份進行以下的操作 (摘自聯成電腦討論區):

#mkdir /mnt/rootfs
#mount /dev/hdb6/mnt/rootfs <--這是因為我的Linux灌在第二顆硬碟上的hdb6磁區上。
#cd /mnt/rootfs
#ls
#chroot /mnt/rootfs
#grub-install /dev/hda <--我的MBR是設定在第一顆硬碟上。
#exit
#reboot


可是沒用。

於是我就換上原來的安裝光碟,直接進入 installation,試圖在灌上新系統的過程當中找找其他可用選項,例如 repair 之然的東西。果不其然,在灌系統的選項中有個 other 讓我感到好奇,在點選進去了之後,發現其中有兩個子項目,我選擇 Boot installed system,希望能用安裝光碟進入 Linux 再說。很幸運地,我進入了 SuSE 的登入晝面。之後就是進行 grub 的重建工作。這幾乎不用動多少腦筋,只要交給 Yast2 重新審視 BootLoader 就行了。它似乎很自然地就幫我將 grub 重新建立起來了。

而我現在的問題是找出 Linux 圖介下的離線 blog writer。這樣爬格子就不用先開browser了。

2006/05/12

沒繳電話費

主題:「你們沒繳電話費!」

今天,電話鈴響,照例是由最閒或是最靠近電話的人負責接起。瑞旻剛巧走過電話旁,於是便順手接了起來。
瑞旻:「喂,您好,(這裡是)譚老師實驗室!」
那一端:「&%#$%^......」
「什麼?我們沒有繳電話費?」瑞旻帶著訝異和好笑的語氣說著。
聽到這一句話的我們,全都帶著"要發生有趣的事了"的心情等待,於是眾人皆期望著電話裡事情的發展。
待瑞旻再仔細聽過幾遍之後擱下聽筒跟我們說明發生了什麼事。
瑞旻:「她說我們沒有繳電話費。」
一時間,一堆罵電話另一端的人太不專業的言論四起......

電信公司什麼時候有這麼週到的服務來著?更何況,我們是公家單位耶!瑞旻拿起電話時說的可是「實驗室」三個字耶。這只能說對方是在亂槍打鳥又正背!

瑞旻可能覺得這傢伙太沒挑戰性了,索性把話筒擱在一旁,讓對方多照顧照顧中華電信的生意。
我本來還想接在瑞旻之後接過話筒問問對方希望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就在我花費時間考慮是否要幹這無聊事兒以趁這時候打發掉瞌睡蟲之後終於下定了決心,要去接電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嘛。沒想到,對方還挺有生意頭腦的,在我接起話筒時早已沒了聲響。害我頓時間覺得無趣。

自評:本來覺得好玩的事兒,被我這麼一敘述,所有好笑的因子全沒了影子。唉!

2006/05/09

Instructions of the Lab Meeting Presentation



今早到實驗室發現老師在每個人的桌上放了這麼一張小紙條。 上面寫著:





1. (Briefly) tell why you did this experiment and what you expect (Introduction).

2. Talk about how you did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and what you got (Results).

3. Talk about the significance (Discussion: including your own ideas and what I have discussed with you).

4. Talk about the future plan.

The presentation is just like "manuscript presentation".

Please bring something to your colleagues (which is your obligation). Something doesn't mean the positive results; anything meaningful is something. I don't really want to listen nothing.

I wish you also learn from your colleagues no matter what your project is.





Powered by Zound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