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3

停電<----失火


中研院似乎每隔一陣子就忍不住會搞出社會新聞來。
今天是院區某處起火。而實驗室停似乎是因為這把火。聽說火是從院內的參訪覺人的宿舍區傳出的。

沒電-->沒空調、冰箱沒電、人也沒電。

老大來了一陣就走了。可能是因為她老人家很多東西都放在電腦裡。要看要整理都不行!

沒勁兒!

我對平版電腦的期待

平版電腦的主要功能是能在螢幕上輸入資料。

它是筆記型電腦的一種。因此,一般筆記型電腦的特徵它同樣也擁有。例如電池續航力、重量、大小、抗震度、與其他 3C 產品的相容性,當然還有另一個決定性因素:價格。

我對平版電腦的價格基本上沒多大挑剔。我連小燕子都買下手了,對價格還會有什麼不滿?當然,只有我覺得有那種價格時,才能打動我打開荷包。
然而,我希望中的平版電腦必須擁有以下特性:作業系統要和一般筆電一樣的基本功能 (意思是希望它能維持住筆記型電腦的基本特性,不然我會認為它貴得沒道理)、螢幕解析度要比一般筆電強、觸控筆的敏感度要和作畫者持筆時所感受到的差不多、CPU/GPU/RAM 要夠強 (否則還不如使用一般筆電算了;繪畫對於硬體的規格要求可是很高的)、軟體必須支援我能在文件上任意在任一處用觸控筆塗抹和用鍵盤加文字。

如果我會買平版電腦,那一定是在我認為它除了可以讓我完全取代一般紙筆式筆記本之外 (當然,它使用上必須要和使用紙筆一樣方便),還得能讓我叫出舊資料修改並儲存。

現在的平版式電腦不考慮價錢、不考慮硬體有多麼不到位、不管螢慕解析度是否只和一般筆記型電腦一樣,沒一個能讓人有和使用紙筆一樣方便隨意的感覺!
既然不如紙筆,那買它做啥?一般筆電加上觸控裝置和軟體不也是能有一樣的效果嗎?

所以,我在等自已心目中的平版電腦出現後才會動手。

2006/09/19

防毒軟體--是太笨還是陰謀?

今天,我在"小燕子"設定的掃毒時間一到,卡車司機就開始進行掃蕩。一如以往的諾頓,在掃毒時,"小燕子"就開始哀嚎而猛吹風扇。掃毒過程是從C:\一直掃到第四個磁碟分區,似乎沒打算落下任何一個檔案。

可是,它幹嘛要從開天闢地到現在,每次掃瞄時都得從第一個檔案開始掃?我從宇宙生成後到現在從沒動過的檔案也得一次次地掃了再掃是什麼意思?是說防毒軟體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還是它根本是防毒軟體公司掩人耳目的策略?因為所有防毒軟體都有這種設計上的「瑕疵」,或是故意設計成一副絕不放過任何可能中毒檔案的假象 (包括沒動過那些)。這其實是很沒效率的行為。

而且,我認為這根本是一種白痴設計!沒變動過的檔案為什麼還要掃?要掃瞄也應該是掃那些有動過的檔。不管它是怎麼被動到的。我相信沒有人能每週都把所有電腦裡大大小小的檔案拿起來看過一遍,或是用滑鼠點了一兩下。電腦裡頭,只要有動過的檔案都能在事後找到記錄的不是嗎?難道就不能依據這個特性設計一個比較人性化的,工作比較有效率點兒的防毒軟體?要我說啊,每次都作同樣沒腦筋又純粹是耗費資源的事,連佛都會有火。

自評:每次聽到"小燕子"很努力地在那兒焦熄她內部的狂熱,我都覺得心疼!

2006/09/14

設定其他網頁瀏覽器的 RamDisk 暫存區

除了 M$ 的 IE 之外,我最常使用 MozillaFirefox 或用 Opera。同樣地,它們的 Cache Directories (暫存資料夾) 也需要手動設定成 R:\TEMP\
以下是Firefox的設定:


步驟一:
先在網址列打上「about:config」(沒有空隔!),然後會出現一個設定環境變數的畫面。
步驟二:
在「filter」的空白欄打上「cache」。它會篩選名稱中含有 cache 的任何設定。
步驟三:
看看有沒有名稱是「browser.cache.disk_parent_directory」的東西。如果沒有,請在畫面空白處按下滑鼠右鍵,在出現的對話框中打上「browser.cache.disk_parent_directory」這是設定的名稱。而種類要選「字串 (String)」。這時會再現另一個對話框,而這一回要打上的字是「R:\TEMP\」,這是設定的「值 (value)」。
同時,「browser.cache.disk.capacity」的值可以改成「0 (零)」。然而聽說這一個值的設定會在某些網站的登入中發生錯誤,例如奇摩拍賣。我是沒碰過,也不搞Y拍,所以目前為止沒遇到問題。自已再看看吧!如果真有問題發生了,那就請將設定改回來吧。
最後,重新啟動 Firefox 即可。


接下來則是我在 Opera 上的設定,基本上和設定 Firefox 差不多。


在網址列上打「about:config」或「opera:config」都行。然後會出現偏好設定 (Preferences Editor):

同樣在「Show all」的空白欄打上「cache」,讓它出現含"cache"字樣的任何設定。然後將「Cache Directory」和「Operator Cache Directory4」的值都改成「R:\TEMP\」。
別忘了要按下確認鍵喔!

最後,一樣重新啟動 Opera 即可。

設定 IE 暫存使用 RamDisk

在我們將系統設定以 RamDisk 為暫存檔存取的資料夾後,接下來就是設定一些不會自動將暫存資料夾一起和系統變更的程式資料暫存區。底下為 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 (IE) 的相關設定。由於我灌了 IE7,所以你們看到的會和目前主流的 IE6 稍微不同。不過,步驟都一樣。
首先,先在工具欄 (Toolbar) 上選擇 「工具 (Tools)」底下的「網際網路選項 (Internet Options)」。


接下來應該會出現下圖。在「一般 (General)」中的「瀏覽記錄 (Browsing History)」中按下「設定 (Settings)」。


在出現的對話框當中點選「移動資料夾 (Move folder)」。再從另外跳出來的移動資料夾對話框中選擇「R:\TEMP\」(記住,要選R:\TEMP\而不是R:\),最後按下確認鍵即可。

對了,如果常用 IE 看圖或影片,則暫存空間的大小可以不必變動。否則,設成16MB都行。

2006/09/13

RamDisk

我的"小燕子"是 VAIO 的 Z1 系列:PCG-Z1RTP。它是在 2003 年購入的公司貨機種。

CPU 是 1.5 GHz,RAM 被我加大到 1GB,而硬碟剛置換成 Hitachi 的 7K60 (8MB buffered)。而我在歷經了一陣子的外貌取向之後,現在是改走效能路線。除了將 Windows XP 的介面弄到最樸素之外,也因為平常 RAM 幾乎很少會操用到 (了不起會使用到 300MB),因此,在某次「電腦王」還是「Download」雜誌的介紹下,便開始使用起 RamDisk 來加速電腦。

網路上有些人在討論 RamDisk,並且推荐 RamDisk的 驅動軟體。例如在奧米加空間無聊人的無聊故事中所介紹的設定法和所介紹的免費軟體,Gavotte RamDisk

我是在參考了很多說法和試誤的情況下進行以下設定:
(如果你也想玩 RamDisk,我建議 RAM 最好有 1GB 以上。)

安裝RamDisk圖
先下載並解開 RamDisk 檔案的壓縮,再依上圖的數字依序設定。1. 是先安裝軟體;2. 是設定RAM 要以多大切給 RimDisk 當硬碟使用;3. 是 RimDisk 的磁碟代號,一般建議是按預設的以「R:」為代號不去更動;4. 選擇以「固定媒體」為硬碟的設定模式。最後,在按下 Apply 鍵後按OK。有些電腦可能會要求要重新開機。重開機即可。


接下來在「我的電腦」按下右鍵,點選「內容」進入「系統內容」對話框。在對話框中點選「進階」,底下有個「環境變數」的按鈕,按下去。然後會出現如下圖的另一個對話框「環境變數」:


將「使用者變數」和「系統變數」中「TEMP」和「TMP」的值 (總共四個) 都改成「R:\TEMP」,然後按下 確認鍵。如果系統她要求重開機,那就順著它的意思吧。


而從我的電腦中看內容,就會出現 RamDisk。事實上,這在灌完 RamDisk 並設定完後就會出現了。並不需要在電腦裡設定變數才能看得到。

至此,電腦一般會以 R:\TEMP 為暫存檔的資料夾。因為 RAM 的速度比硬碟快很多,因此,系統在處理暫存資料的時後會比沒有設定 RamDisk 還要快。

事後諸葛:或許我應該要在設定RamDisk之後才灌Office。

Rotation Student

這是前年暑假,實驗室在貝里尼聚餐時的合照。那時正是兵馬荒亂時,新生剛進來,舊人將淡出。

我們家現在的成員共有博士後研究學者一名,博士班學生八名,碩士級助理一名,rotation students 三加一名。再加上老師就一共有十五個人。
這其中,有兩位博班學生同時是國防役助理,有一位剛從碩士畢業又考上博士班;有三位台大學生,有四位國防學生,還有一位清大學生。
Rotation students 當中,有兩位是國防學生,另外兩位是國際研究生學程的外國人。
我們實驗室裡的外國人中,有兩位來自印度不同地方,另一位是伊拉克人。
「伊拉克人耶!」
我們現在有些戰戰兢兢,怕會刺傷了伊拉克「小回回」(李熬對新疆回族人的膩稱,我用來通稱回教世界的人) 的心。不過,她可能只會待在我們實驗室一陣子,因為她還是新生,非常有可能會再到處看看。而且,我們實驗室已經有八位學生,而且都是博士班!
還有,伊拉克學生 (我還不曉得她名字,聽說她和她先生都是醫生。) 似乎沒有分生方面的背景,一些實驗原理也不懂。不過,老師說她很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