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30

MAPK 蛋白家族的名稱

我們實驗室並不是研究 kinase 的,對於非 SR protein kinase 的成員,普遍感到陌生,尤其是它們的名稱。在生物界,一個在早期就發現到的基因或蛋白質通常都會有許多的別名 (而且還大量使用名稱縮寫),大多是因為研究人員對它們有不同的命名,這種情況對於後進人員而言,簡直是一種負擔。
這裡,我根據 NCBI 上 Gene Database 的命名方式給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家族的成員來個名稱大匯整,內容可能不完整,不過,也應該夠我用的了。


MAP Kinase Family Members


基本上,它算一目瞭然了,我也懶得多加解釋了。

Powered by ScribeFire.

2008/05/21

Get Firefox 3

Mozilla Firefox 已經開出了第三版的 release candidate, Firefox 3 rc-1

和第二版最大的差異是網頁瀏覽時的速度提升了很多、已經可以開啟向量圖檔 (如以 SVG 為副檔名的圖)、書簽的管理、前後頁鈕的樣子、安全度提升等等。另外,對於記憶體的使用也變得比較合理。

快下載體驗吧。不過,這時候下載的話,會有一些 add-ons 還來不及更新。

2008/05/18

部落格離線編輯軟體

以往在 Windows 上有 Microsoft 本身的軟體可以寫 Microsoft.com 的 Live 部落格,只是它對其他部落格系統的支援當然不佳。另外,還有個 Zoundry,免費的軟體,支援很多部落格系統,不過大部分台灣常用的如無名、Yahoo! 奇摩等等也沒法子用上。

以上,對我來說都不是問題,因為我用 Blogger。

Zoundry 可以同步化使用者電腦端和 Blogger 上的部落格資料。只是,按照我自已的經驗,Zoundry 在空白行的格式上與 Blogger 還是有些差異的。這很令人傷腦筋。

使用 GNU/Linux 後,這更令人不適應了。每每要寫文章就要上網,這實在是惱人啊。自從安裝了 Wine 後,我也想說裝上 Zoundry 看看是否能讓我多多少少也用一下 Zoundry 寫點東西。不過,結果不順利,到現在我還是無法順利安裝 Zoundry 於 GNU/Linux 上。Kblog 原本還支援 Blogger 的,不曉得為何到了後來就不行了。

我現在只能乖乖地上網用 Firefox 或如本篇文章一樣乖乖地用 Flock 編輯。

2008/05/17

Running GenoPro on Mac

既然可以通過 Wine 在 GNU/Linux 上執行 Windows 上才能跑的 GenoPro,那是否同樣可以用模擬器 (Emulator) 在 MacOS X 上執行 GenoPro 呢?還有我最愛的圖片管理兼編修軟體 Picasa 是否也能通過 Wine on Mac 運作呢?

如果是下載安裝 CrossOver,這問題便似乎可以解決了,不過,CrossOver 應該也和 Wine 一樣不 能看做是一種模擬器。灌完後,我可以正常使用 GenoPro 和 Picasa。不過,如同在 GNU/Linux 上需要先灌上 InstallMfcDLL.exe 後再灌 GonoPro 才能正常運作,在 Mac OS-X,CrossOver 灌完後要先灌 InstallMfcDLL.exe 才灌 GenoPro 的 Installer,然後運行 GenoPro 才會成功。而其後的中文顯示和在 GNU/Linux 上的設定一樣。只不過,我還無法解決中文輸入的問題。

2008/05/16

Running GenoPro on Linux

GenoPro 是一款非常好的、很直觀的族譜編寫軟體。它能讓人一眼就看懂族系的來龍去脈。以前在 Windows 使用的時候,我非常喜歡用它來編輯我家的部分族譜。後來轉移作業系統之後,由於還不曉如何在 GNU/Linux 上使用這個原生於 Windows 的出色軟體,因此,數位化族譜的工作就暫時停止了。

以前在其他 GNU/Linux 的平台上,我也曾經試著要灌上 GenoPro。直到現在,我才曉得我可能是少做了某些工作以致於以前用過的 Ubuntu 6.10, Xubuntu 6.10, Fedora Core 6, 和 Fedora 7 等都被我誤會了。

以下就簡單說明我如何在 OpenSuSE 10.3 上使用 GenoPro 這東西。

首先,選定要灌的 GNU/Linux 發行版本,當然,如果能跑上 2007 年之後的版本是最好。之後,再灌新的 WineWine Is Not an Emulator,不是灌酒喔),版本最好是 0.9.6 以後,包括最新的 1.0-rc1版。

再來是下載 GenoPro 的軟體,還有最重要的記得也同時下載 InstallMfcDLL.exe 這個檔案。在執行 GenoPro.exe 之前要先安裝上 InstallMfcDLL.exe。方法是在打開終端機軟體:
進入含有 InstallMfcDLL.exe 的目錄中

打上

wine InstallMfcDLL.exe

讓 Wine 執行 InstallMfcDLL.exe。



最後就是以終端機打開含有 GenoPro 安裝檔 (名稱應該是 GenoPro-installer.exe 之類的) 的目錄,同樣以 Wine 執行 GenoPro 的安裝檔。

之後就能在應用程式的 Menu 上找到 Wine 的分類,在它下面就有已安裝好的 GenoPro 檔,如圖例。



當然,還可以在終端機下進入含有 GenoPro.exe 的目錄下以命令列打開:

wine /home/laway/.wine/drive_c/Program\ Files/GenoPro/GenoPro.exe

記得要用 Wine 打開它喔。

如下圖,是張在 OpenSuSE 10.3 的 KDE 環境下執行的 GenoPro,秀的是它的範例檔,哈利波特的族譜。


不過,接下來還得解決它的中文介面和輸入問題。我自已的例子是在 KDE 下用 SCIM 輸入模板輸入中文應該沒問題,事實上也是如此。只要如正常地顯示中文就好了。而中文顯示問題可以在 File (檔案) / Properties (屬性) 上的 Font (字型) 中選取可顯示中文的字型就好了。


我是選了 LeiHe Pro 這個 Mac OS X 上的漂亮字型。原本顯示成方塊的中文就會美美地出現了。

2008/05/04

再灌回 openSUSE linux

前一兩年用的是 Fedora。而在這之前有用過 openSUSEUbuntu 等。

我算得上是娛樂導向的電腦使用者, 而且覺得要是電腦上無法聽到音樂、 無法看電影, 那這種系統可以被我淘汰了。本來, 我是想要灌 UbuntuStudio 這一款重影音的發行版, 加上適逢長期支援版本剛發佈, 所以 Ubuntu 8.04 系列的 distribution 似乎很值得期待。 不過, 在我安裝的過程當中一直出現問題, 要嘛不是說光碟燒壞了, 要不然就是灌到最後重開機時, 出現了 Grub Error 15 的字眼 -- 無法找到某 個開機過程中的重要檔案。 我不是 Linux hacker, 所以, 這種比較深入的問題就足以讓我「當機」。而且,我的顯示卡也不是高級貨,CPU 也只是 Athlon 64 3000+,所以很可能跑不了許多影音和影音編輯軟體。

大約在一個月前, openSUSE 發佈了 11.0 beta 版, 這讓我又對 SUSE 感興趣了,目前的版本是 10.3。因為它社群背後的大老闆是剛和微軟達成許多協議的 Novell。所以, 在影音編碼上的支援度有可能會比較好, 在灌的過程中比較不需要太傷腦筋。事實上, 除了要花一些時間安裝系統本身和更新之外, 對於像是 adobe flash player、 adobe pdf reader、mp3 codecs、 picasa 等非開源軟體的安裝來說, 相比於以往, 現在幾乎是無痛安裝了。

我有 Google Picasa Web Album, 而且以前還有微軟 XP 的時候, 我就喜歡上了這個好用的軟體, 再加上我偶而也會拍幾張照片, 因此, 有個像是 Picasa 一般好用的圖片管理和編輯軟體是不可少的。 今年, Google 出了 Picasa for linux 版本, 雖然不是原生版, 它還需要 wine 來模擬 Windows 的環境, 不過, 能用就好。 而且新版本 (2.7.*) 也增加了將電腦中的照片上傳到 Picasa Web Album 的功能, 這大大的好啊。 我只下載了給 SUSE 的包裝檔, 然後安裝時 SUSE 便自動在 YaST 上幫我解決了 dependency 的問題, 真是免煩惱啊。

接下來看影片聽音樂的好幫手, VLC, 就按照網頁上的方式就可以安裝完成。 至於其他 codecs 的問題, 我是在嘗試著要打開 mpeg 檔等的時候, 因為 openSUSE 的安裝光碟上不會附贈 codecs 但是它會嘗試著要連結至 openSUSE community (OSC) 的網頁, 上面顯示的也有無腦安裝法。非常容易就能讓人在灌完後吃遍電腦中的絕大部分影音檔。

其他灌 openSUSE 中的其他東西, 等我有空後會再上來說說。 對了, 那個 KDE4 千萬不要選成預設桌面啊, 會哭的。 我就是因為 session 的選項中有 KED4, 所以就選擇了它。 可是, 它唯一有用的就是 terminal。而且, terminal 下我不曉得要如何 logout (在 openSUSE 上, logout 完全無用), 只會下 shutdown 的指令。 後來還是東找西找了一些和桌面管理有關的檔案後才得以解決無法換回 KDE3.* 和其他桌面端的問題: 在家目錄下有個「.dmrc」, 我是將它內容中的 session = kde4 改成 kde 就行了。之後重開啟, 它進入的就是 KED3.* 了, 而不是無用的 KDE4。

另外, 我除了喜歡用 Firefox 之外, 還常用 opera 這個瀏覽器。 可是, 以往使用 opera 時, 我都無法正常地在 scim 下輸入中文, scim 甚至叫不出來。 不過, openSUSE 10.3 倒是幫我解決了這個難題。還有就是 Dvorak 和 行列輸入也不相衝了, 不需要我再到處下載其他 patch 之類的檔案解決這東西。